今天(6月28日),嘀嗒出行在港交所上市,其上市首日破发且一度跌超12%。到发稿,嘀嗒出行股价跌落9.67%,报5.42港元/股,成交额5480万港元,总市值为53.87亿港元。小K注:嘀嗒出行每股定价6港元,揭露出售获112.9倍认购。
顺风车、租借车是嘀嗒出行的两大事务。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从嘀嗒出行方面得悉,到本年6月1日,其注册用户超3.6亿。
从成绩体现来看,依据招股书发表,2021年、2022年及2023年,嘀嗒出行别离录得收入7.806亿元、5.691亿元及8.151亿元。
陈述期内,该公司的经调整赢利净额(非世界财务陈述原则计量)别离为2.38亿元、8470万元及2.256亿元;同期,其经调整净赢利率(非世界财务陈述原则计量)别离为30.5%、14.9%及27.7%。
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留意到,陈述期内,虽然嘀嗒出行毛利率逐年递减,但其各年毛利率均超70%。一起,该公司于2019年完结初次盈余后,接连五年盈余。详细来看,2021年、2022年及2023年,该公司完结的毛利别离为6.313亿元、4.276亿元及6.054亿元;毛利率别离为80.9%、75.1%及74.3%。
回看其开展进程,2014年,嘀嗒出行携顺风车事务入局出行职业。三年后的2017年,嘀嗒出行正式进入租借车商场,在渠道上线租借车事务。关于该事务,嘀嗒提出了“三化”:网约化、数字智能化、线上线下一体化。换而言之,渠道经过技术手段然后提高相关功率;其于2018年完结品牌晋级——从嘀嗒拼车晋级为嘀嗒出行。
从商业形式来看,嘀嗒出行不具有或租借车辆,因而无需承当与持有车辆财物相关的开销。且顺风车是车主乘客分摊出行本钱,互惠互利的出行形式。这也意味着,比较网约车,渠道形式可无需付出很多补助去促进订单,企业可经过较低本钱然后推进事务增加。
依据其招股书发表,2021年、2022年及2023年,嘀嗒出行的出售、运营费用规划逐年下降。
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曾在承受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专访时表明,“嘀嗒营收形式树立的根底,在于信息服务渠道、用户流量,资源整合完结的价值。”
但需求留意的是,顺风车事务亦非一块好啃的“蛋糕”。
“依法合规是顺风车渠道实行安全主体职责的基本要求和底子条件。顺风车要想完结安全合规化,则需保证渠道合规、车主均为私家车主合规,且经过布景筛查、车辆合规。”有出行范畴相关人士向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剖析表明。
天眼查信息显现,嘀嗒出行上市前共完结五轮融资,期间累计揭露融资额超1亿美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公司的出资方名单中,浮现出不少明星本钱,如:高瓴、IDG本钱等。
其间,IDG本钱先后参加了嘀嗒出行的A轮、C轮、E轮共三轮融资。
易车创始人、蔚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,更是曾接连四轮加码嘀嗒出行,旗下蔚来本钱、易车网,别离是嘀嗒出行榜首大、第四大外部股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