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国经济周刊》 记者 侯隽丨北京报导
从“承揽这一届年轻人的肠胃”到被质疑“最新收割顾客智商税代表”,益生菌工业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。
7月26日,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大众号“饶议科学”发文《太凶猛的忽悠会忽悠自己:由于太传神了》,质疑华大集团CEO、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推行的益生菌是假药,称现在“全我国现在推行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。肠道细菌研讨很抢手,但迄今没有拿出能够有用运用的产品。”
7月28日,尹烨在其个人大众号“尹哥聊基因”发文《华大究竟发过多少篇菌群文章》,疑似回应饶毅言辞。文中指出,到2022年6月,华大请求了疾病相关微生物符号物、功用益生菌株等相关发明专利300余项,请求进入欧洲、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以及我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已获批140余项。
7月30日,饶毅再次宣布文章《表彰尹烨证明自己卖假药:发布几十篇论文无一查验过其益生菌的任何生物学效果》称,华大自己的文章根本不处理科学问题、也不处理运用问题,以堆砌数据为己任。
益生菌究竟是企业圈钱利器仍是真对健康有利?
益生菌的前生当代
益生菌这一概念最早源自希腊语“for life”,意思为:对生命有利。
材料显现,酸奶发酵发生的益生菌可能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益生菌。早在公元前2000年,就有材料记载在人类保存并运送马奶的进程中,发生了酸奶及其他奶制品,例如奶酪、酸奶等。
20世纪初,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俄国细菌学家埃黎耶·埃黎赫·梅契尼可夫(Ilya Ilyich Metchnikoff)榜首个将“益生菌”和“健康”结合起来,他研讨36个国家的人口数据时发现,彼时保加利亚百岁老人的数目居各国之首。经过进一步研讨保加利亚人的日子与其他要素后,梅契尼可夫以为,保加利亚人长命的原因在于他们长时间、许多地饮用酸奶。因而,梅契尼可夫也被称作“益生菌之父”。
梅契尼可夫一边宣扬人们食用乳酸菌,一边在巴黎出资开设了4家“乳酸菌工厂”。在上个世纪,人们对长命极度巴望,尤其是听到酸奶有如此成效,纷繁前去购买,梅契尼可夫赚得盆满钵满。
从此之后,“益生菌”概念被全世界许多乳企铭记并且运用,成为酸奶营销的经典事例,例如上海光亮乳业莫斯利安酸奶就曾在官网描绘长命村的故事。
在我国的益生菌饮品商场中,认知度最高的企业无疑是日本品牌养乐多。
20世纪初,养乐多集团开创人代田稔在京都大学医学部的微生物学教研室里,成功别离并强化培养出能够活着抵达肠道并发挥有利效果的乳酸菌。这种乳酸菌后来以他的姓名命名为“干酪乳杆菌代田株”( 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)。这是现在运用前史最为悠长的菌株之一。
拍摄: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 侯隽
之后,代田开端出产“养乐多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”, 1955年,株式会社养乐多(Yakult)本社在日本建立。2002年,养乐多开端在我国进行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的推行工作,现在我国在养乐多全球商场份额的占比已挨近20%。
养乐多事例现在也是全球益生菌范畴在商业上运用最成功的事例。养乐多(我国)出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松浦祐司承受媒体采访时表明:“我国社会飞速开展,益生菌工业迎来了开展良机。与此一起,顾客的健康认识也一向在改变、提高,对益生菌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”
2001年,联合国粮食及农业安排和世界卫生安排将“益生菌”清晰规则为“当摄入满足数量时,对宿主发生健康好处的活性微生物”。
全球调研组织Euromonitor数据显现,2019年,全球益生菌弥补剂收入61亿美元,同比增加7.5%;我国益生菌弥补剂商场收入42.4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加18%,已成为全球益生菌弥补剂第二大消费商场。别的,我国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运用约占全球益生菌产品的66%。
热心肠生物技能研讨院开创人、我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副会长蓝灿辉对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表明:“现在回溯,虽然梅契尼可夫的研讨样本并不精确,但近年来,益生菌无疑成为最受重视的靶向肠道菌群干涉方法。一方面,由于肠道菌群对宿主健康可发生广泛影响,越来越多的根底和临床研讨开端探究益生菌对肠内肠外的效果;另一方面,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知大大拓宽了潜在益生菌的资源。各种研讨技能的开展和运用,也明显推动了益生菌效果机制的研讨。”
当科普达人开端直播:科学的止境是带货?
“我便是卖货呀,我家冰箱专门一层放的便是益生菌,喝之前来一袋,喝几杯后再来一袋。喝到10杯、8杯后再来一袋,会让你感觉不太相同。”
“许多人问我早餐吃啥,仅有不变的是华大养分的益生菌——优美达。”
“应付完了喝它,能够改进睡觉,还能医治郁闷。”
尹烨在各种交际媒体中为华大的益生菌产品推销。
尹烨在各种视频中屡次宣称服用益生菌产品具有减肥、改进睡觉、抗郁闷,乃至呵护女人私处健康等不同效果。现在,尹烨在几个头部交际渠道合计有超400万以上粉丝,在以他姓名命名的抖音号橱窗里出售的46款产品,合计已获得超2000万元以上的出售收入,其间包含华大集团自营的益生菌产品“优美达”,单盒价格188元。
尹烨还在谈论区回复网友时表明:“益生菌是华大集团旗下华大养分的首要事务之一,这不是不相关的带货。作为集团CEO,连自家这么有实力的好产品都不卖,那还合格吗?”“好东西肯定要引荐给咱们。”
现在,企业高管带货直播是个很遍及的现象。
例如,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在全国各地直播卖空调,携程开创人梁建章引荐酒店套房,新东方开创人俞敏洪卖书卖农产品,网易开创人丁磊卖猪肉等,但与这些企业开创人、高管不同的是,尹烨最开端给自己的“人设”和标签,一向是“科普大佬”。
在抖音等账号,尹烨的简介也是“哥本哈根大学博士、基因组研讨员、科普者、说你听得懂的生命科学”等,并且开设了个人微信大众号,常常参与讲演、访谈,并活泼在抖音、微博、小红书等渠道,在业界有“生物界网红”之称。
可是,7月23日,饶毅开端对尹烨从学术到科研再到产品“全方位打假”,让他的“人设”备受质疑。
接连两天,饶毅接连发文,批判尹烨作为大众人物、生物科学从业者,向大众传达的科普信息存在许多缝隙。
饶毅表明:“尹烨的视频根本是个个都有错,但有些过错需求懂一些专业的人才知道。由于触及量大、面广,恐怕心思和精力正常的科学家没有人乐意出来费时吃力、详细指出科学根底差的人所犯的许多过错和其假造的许多谎话。”
接着7月25日,他在《陈春花和尹烨:相隔二十年比赛谁的博士更“水”?》一文中又从质疑尹烨的科普身份延伸到了其博士学位。“假如是不必上课的博士,那么尹烨的博士与陈春花的博士,哪一个更水,就能够争议。”
“饶毅是一个逻辑十分谨慎的人,抛开学历问题不谈,他质疑尹烨的益生菌产品是假药,背面有几个逻辑:榜首,假如宣扬产品有成效,就要证明这是经过临床验证、是正规药品,才能够进行这样博眼球的宣扬,现在我国拿到益生菌药品批号进行临床运用的益生菌药品只要31个,而其间并没有华大的产品;第二,业界对服用益生菌产品是否能看病,还没有满足的临床验证,因而饶毅以为华大只是经过单独面的数据研讨,并且没有生物学分子机制证明就宣称其产品有功用性效果,违反科学原理;第三,尹烨直播时一方面进行科普一方面放购物车,这种出售方法十分具有煽动性。” 蓝灿辉承受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采访时表明。
他以为,饶毅站在科学家视点,从科学视点和伦理上质疑华大和尹烨,而尹烨和华大则是从工业闭环证明自己正确。
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位教授对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表明,饶毅在学术上是无可争议的有建树的生物学家,性情刚硬,屡次进行学术打假。“华大公司一向争议很大,从开创人汪建到原华大基因CEO王俊,再到现在的CEO尹烨,都是语不惊人不罢手。一向打着学院旗帜进行商业营销的风格,在业界也有许多争议,莫非科学的止境也是带货?!”
2012年,饶毅与原华大基因CEO王俊在当年北大举行的生物交叉学科学术论坛上,就华大基因是不是在谋福老百姓、华大基因如何做学术等议题揭露争辩,从前引发业界高度重视。
“现在至少有一点能够清晰的是,华大的益生菌不是药,可是也不是‘三无’产品。从产品描绘上来看,华大把它界说为食物范畴,并非用以医治疾病的药品,如益畅、益动是压片糖块,益休、密蜜是固体饮料,益舒是益生菌粉。”蓝灿辉说,“饶毅说它是假药,有点偏颇。但尹烨的问题是在带货的时分太绝对了,益生菌究竟有什么特点,职业还没结论,这样不谨慎地推销对减肥、郁闷都有用的观念,缺少科学循证,很简略误导顾客,这或许就超出了生意的底线。”
暴利益生菌?
其实,益生菌产品是华大集团近几年新开发的产品线,主打标语是“民族的基因,民族的菌”。
对华大入局益生菌以及出产规划研制等问题,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屡次联络华大基因,但到发稿未收到回复。
有媒体剖析称,华大入局是由于近年来主营成绩下滑,而益生菌工业大迸发。
一方面,华大基因(300676.SZ)财报显现,2018年和2019年,华大基因净利润接连两年下降。2020年,受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商场需求激增的影响,公司成绩回暖;2021年,公司再陷净利润下滑的局势,同比下滑起伏也继续扩展,从2018年的2.88%扩展到2022年上半年成绩预告中的46.59%。
另一方面,“减肥减肥”“提高免疫力”“美容护肤”,益生菌这些常见宣扬成效正好撞到顾客的心坎儿上。
除华大集团外,许多玩家都盯上了益生菌商场的“蛋糕”。
拍摄: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 侯隽
拍摄: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 侯隽
《2022年全球益生菌产学研制意向白皮书》显现,我国益生菌研讨范畴高歌猛进,是全球宣布论文最多的国家。我国商场规划呈继续增加趋势,产品到达上万种,在后疫情年代,顾客的健康志愿激烈,估计2022年商场规划将到达千亿元以上。
现在,我国益生菌在食物范畴的运用首要是增加于婴幼儿奶粉、酸奶、饮猜中。此外,益生菌还能够直接作为冲剂、固体饮料、压片糖块等终端消费品。
天眼查APP数据显现,现在我国有3000多家益生菌相关企业,45%的相关企业建立于5年内。分区域看,山东省、湖北省、江苏省具有的相关企业最多,占比分别为16.1%、12.7%及10.8%。益生菌现已开展成了一个规划巨大的赛道。
拍摄: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 侯隽
拍摄: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 侯隽
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整理发现,在益生菌赛道上,有蒙牛、伊利、澳优等乳企;也有善存、妈咪爱、合生元、汤臣倍健等保健品头部品牌;还有零食消费品牌,例如来伊份推出了益生菌奶片糖,三只松鼠上线了益生菌坚果生果燕麦片,江中猴姑有利生菌饼干;还有不少品牌推出了林林总总的益生菌洗面奶、益生菌面膜、益生菌牙膏等。此外,Wonderlab、每日的菌等新锐消费品牌,也入局益生菌赛道。
依据A股“益生菌榜首股”科拓生物(300858.SZ)的招股书显现,其向蒙牛等乳企售卖质料菌粉事务的毛利率超越60%。
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在1688等渠道发现,许多工厂都表明,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,定制任何益生菌产品。
业界人士告知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,一般依照公斤核算,国产的肠道健康功用的菌粉是6000元/公斤,进口的则要到达1万至2万元/公斤不等。
在1688渠道,有代工厂客服清晰表明,一款代工出产的益生菌产品一般一盒里有10小袋,每袋有5克内容物,每袋的益生菌含量缺少2g,质料出产本钱5毛钱左右,单纯从出产环节来看,每盒(规范:10袋)本钱仅5元,“包装假如漂亮点,每盒本钱也就58元,出售好的话能够卖到50元/盒左右。”
缺少国标的益生菌商场亟待规范
为什么益生菌商场会显得如此紊乱?
现在,国内还没有对“益生菌”的规范界说,也没有严厉意义上的益生菌职业国家规范。为了规范企业运用益生菌,卫生主管部门发布了《可用于食物的菌种名单》和《可用于婴幼儿食物的菌种名单》,2021年的修订版中规则,可用菌种有16种。
“通常状况下咱们选用规范时的次序为国标→行标→团标。有国标和行标时优先选用国标和行标;没有国标和行标时,职业协会、科研组织能够自主牵头拟定集体规范。” 澳优乳业我国区副总裁、锦旗生物董事长刘学聪对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表明。
2021年4月,由锦旗生物研制团队研制的鼠李糖乳杆菌MP108(Lactobacillus rhamnosus MP108)获得国家卫健委同意,是现在《可用于婴幼儿食物的菌种名单》中仅有的我国专利菌株。这也是我国婴幼儿益生菌菌株本土化开展获得突破性开展。
刘学聪对《我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表明,一株优势功用益生菌从天然界中挑选、别离到经过安全点评、功用点评,直至运用开发成终端产品,耗时很长,需求许多研制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。一般地,一个菌株的开发本钱需求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。
“现在益生菌赛道是迸发阶段,益生菌产品价格也有很大差异。益生菌产品与运用的菌株、增加量、工艺等相关,并不能简略拿价格衡量。规范的缺失,让专业益生菌出产企业不得不好固体饮料、糖块出产企业在同一赛道同台竞技,哪怕产品都依照固体饮料规范出产,但企业之间研制和质控才能、质料菌株和剂量的挑选都彻底不同,对应的本钱和价格天然就有所差异。”刘学聪表明。
他以为,益生菌最首要的中心特征是有利健康的功用特点,这需求建立在科学谨慎的临床试验点评和循证医学依据根底上。对益生菌成效的探究和点评,是一个长时间、谨慎、科学的进程。
“部分低端代工品牌涌入商场带来了产品同质化,随之而来的价格战让部分代工品牌盲目降低本钱,导致产品品质难以确保。一起,为了促进商场出售,往往在出售进程存在夸张成效的状况,形成恶性循环,给国内益生菌工业开展带来晦气影响。益生菌职业是新兴工业,虽然存在商场开展的一些乱象,但全体出现健康杰出的态势,职业需求更多的培养和支撑。”刘学聪如是表明。
责编 | 杨琳
(版权属《我国经济周刊》杂志社一切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法运用。)